大家好!我叫曾艷芳,來自江西鷹潭。非常榮幸能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段經歷,一段從痛苦迷茫走向希望與成長的旅程。
本文作者
回想起初次接觸爸媽在線,那是第36期傳統文化修習班(當時還叫生命覺醒培訓)的時候了,如今都到了第 85 期,時間過得真快啊。那時的我,正深陷人生的至暗時刻,痛不欲生,毫不夸張地說,如果沒有爸媽在線,或許我都已經失去了面對生活的勇氣,大家也就見不到今天的我了,所以我打心底感恩爸媽在線,感恩尊敬的夏老師。
命運的重擊接踵而至,我的愛人因癌癥離世,那三年的抗癌之路,耗盡了我所有的心力。愛人的離去,讓我的世界崩塌,我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,根本無法與孩子正常交流。孩子也深受打擊,不愿上學,我們母子倆就像兩只刺猬,一靠近就互相傷害,沖突不斷,家里整日充斥著爭吵聲。
作者一家
迷茫無助之下,我四處尋求幫助,最后找到了鷹潭爸媽在線中心的魏老師。魏老師了解我的困境后,建議我去爸媽在線學習,說那里能解開我的心結。2019 年7月,僅僅聽聞爸媽在線 4 天,我便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,連哄帶騙地帶著孩子奔赴而來。
當天晚上,焦慮不堪的我見到了夏老師,那時的我,愛人剛走,滿心的傷痛無處安放。夏老師一眼看穿了我的問題,他直言:“你如今就像只有5噸的承載量,可孩子卻有7噸,你根本載不動他,又怎能引導好孩子呢?你得靜下心來,好好聽課,好好調理,別再過度關注孩子,先提升自己,才能帶動孩子前行。”
初到爸媽在線的狀態
一開始,這勸告對我來說太難做到了。孩子不愿進教室,整天在房間玩游戲,我的心時刻揪著,焦慮到了極點。每次見到班主任陳景英老師,我就忍不住念叨孩子的問題,而陳老師總是耐心地勸我:“等你什么時候不再念叨兒子,他就好了?!?我開始反思,試著慢慢放下焦慮,靜下心來聽課,努力把目光從孩子身上移開。
一個月后,再次回到爸媽在線學習時,我有了不一樣的感悟。在家溫習課程的過程中,我如夢初醒,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我。孩子少年喪父,內心的痛苦不比我少,我作為成年人,卻沒有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,是我沒做好啊。從那以后,我堅定了信念,頻繁地來爸媽在線學習,真正地放下了對孩子的過度關注。
在傳統文化課堂
期間,孩子休學一年,在家一天只吃一頓飯,作為家長看到肯定心疼,于是我向夏老師求助,夏老師還是那句話:“別管他,做好你自己就行。” 我咬咬牙,照做了。就這樣,日子一天天過去,初中一年級過了后,孩子突然主動提出要上學,我喜出望外,立刻為他辦理了學校附屬學校的入學手續。
上學后,孩子也經常請假,向老師請假成了我的 “必修課”,但我牢記夏老師 “無條件接納孩子” 的教導,只要他不違反道德底線,我都全力支持。初二到初三,孩子雖不常去學校上課,但在家自學。而我,持續專注于自我成長,不斷學習,包括心靈導師課程。通過學習心理咨詢知識,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,也懂得了如何給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愛。
在爸媽在線康養基地
令人驚喜的是,中考時,孩子大放異彩,考了750分,超出學校錄取分數線50分。要知道,作為教工子女,他本可不看分數入學,可他卻憑借自己的實力考取,這份自尊心和上進心讓我深感驕傲。我明白,是我在爸媽在線的學習,讓我從痛苦的泥塘里走了出來,給了孩子向上的力量。
如今,孩子上高二了,就在我任教的學校。他十分獨立,內心懷揣著考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堅定目標,英語成績更是在全年級獨占鰲頭,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。就像夏老師說的,當孩子真心想要學習時,外力根本無法阻擋。
與夏老師合影
回顧這段歷程,我深刻體會到 “父母有德,子女有?!?這句話的真諦。家長們,我們只有不斷學習、提升自己,把注意力從孩子身上移開,去幫助身邊的人,讓自身充滿能量,才能真正帶動孩子成長。我堅信,即將步入高三的兒子,一定能如愿考上心儀的大學。
謝謝大家聆聽我的分享!(作者:曾艷芳)